Monday, October 12, 2009

纳豆历险记

一直很好奇大家闻风丧胆的纳豆是什么滋味。日本人爱得要死的纳豆,总有他好吃的地方吧?星期六和Abu逛Isetan超市,看见琳琅满目的纳豆。全部都是三盒装,价钱RM5 至 RM7不等。我决定挑战纳豆,选了一个RM6.4的牌子。

回到家Abu做了醋饭。我打开纳豆,里面有一包酱油和一包芥末酱。


(室友说N年前试过,已经不记得也永远不想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

加入酱油和芥末酱搅拌,然后倒在饭上再搅拌。

(啊那个卖相还不错)

吃第一口,觉得味道不会太糟,没有想喷饭。酱油很香,纳豆微苦,是一种形容不出来的复杂味道。可是一口接一口到最后时已经有想死的感觉。原来吃纳豆也会腻啊。

过了两天再挑战第二包。这次没有想死,大概肚子太饿,三两口就吃光了。

冰箱里还有一包,希望下次是笑着吃完的啦。接下来还可以去试其它牌子。

Thursday, October 01, 2009

升职加薪日

今天是升职加薪日。以往领升职信的日子都安排在礼拜五下班前,不是没有原因的。今年因为开斋节赶不及在上个礼拜五发信,延迟到今天4点钟。结果啊,4点钟大家领了信,马上哀鸿遍野、怨声四起,各自围成一个一个小圆圈开研讨会直到下班。连经理们也不例外。我环顾四周,啊,都没有人在做工了。

大家抱怨的原因是,加薪幅度没有想象中的大。所以即使还有加薪,只是加少一点,大家反而有“被减薪了”的感觉。其实日子好时一年加薪两次呢!我那时还在想我们那么值钱咩。现在经济不好,有这样的结果是自然的,没有被裁员已经很好。但是我听听耳边窸窸絮絮的抱怨声,似乎没有人这么想呢。

我拿信的时候完全没有期待什么。打开一看,有加薪好高兴。再看,变成"supervisor"了啊,心里一阵激动。一级一级升上来真不容易,那过程之辛苦,说起来一把辛酸泪。虽然我即将离开,也是在达到这个里程碑之后才走,没有愧对自己。

之前好害怕打开信看见一个会让我“被金钱打败然后没有勇气辞职”的数目。还好我站得住。被"变相减薪"不失为一件好事乎。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More about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如果说一本书的价值与被传阅的次数成正比,那么《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我的书架上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先后被老陈、老陈妈、我妈与我一共四人读过。除了老陈说“还蛮有趣的啦”之外,其余三位都说好看。可见得一般男生还是对做菜没有太大兴趣。我虽然只会煎蛋和煮快熟面,不过看这书的时候还是津津有味,并且有想做菜的冲动!而且,越看越肚饿。

书里说的是作者毅然放下博士论文,进了厨艺学校,在专业烹饪的路上所见所闻、辛酸血泪史。但是她热爱做菜。文章处处渗透出她对煮食的热情,写得浅白温暖易读,是四颗星星的好书~

阅毕我忍不住想,不如辞职后到家附近的学院读个厨艺文凭吧?书里说,宁可在厨房里辛苦也不要坐办公室。我默默地在心里附和。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09

时空旅人之妻

More about The Time Traveler's Wife

我以为是科幻小说,原来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呀!有时候主角平静地叙述一件事,却有很煽情的效果。Henry一次去到未来遇见自己10岁的女儿那一篇,看得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通常我看书很冷静,看电影才会哭成这样,可见得作者很有点说故事的本事。

电影就快上映。Rachel McAdams 美得让人窒息啊。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09

Mille Crepe


今天老板放生让请假。我与老陈到17区Happy Mansion 的Food Foundry吃蛋糕。吃的是草莓千层蛋糕Mille Crepe。 老陈吃一口,皱眉,说“不是那么好吃”。哼,你不爱吃,我吃。一边要仔细感受蛋糕有没有溶在口里,一边眼角却瞥见老陈快速地送了几口蛋糕入口。吼!说蛋糕不好吃的人是这样吃的吗?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啊?

蛋糕还有香草和可可口味,下次再去试。

(始终觉得最后说蛋糕不好吃的老陈吃得比我多...)

Tuesday, September 08, 2009

如果快乐化身成一杯饮料

如果快乐化身成一杯饮料,那么那杯饮料的名字叫做Ice Fruit Tea.

两个月前给Abu送行在Pasta Zanmai喝过。过后骗了老陈去喝。老陈对奇异的东西接受度很低,可是难得他也一喝钟情,因为那冰凉清甜的滋味实在太动人。从那以后,每隔一两个礼拜去商场看电影时,都会不知不觉逛到那附近,然后进去坐下来点一大壶。

因为卖得不便宜(一壶18块),所以店家慷慨地放很多水果。桃子/柠檬/橙/草莓/奇异果/苹果/西瓜。七彩的水果混在冰茶里,光是看,心情就好起来;再喝一口,简直就是把快乐吞进了肚子里。

(此外,环境不错,日式意粉也不错吃)
Pasta Zanmai @ Sunway Pyramid/ One Utama

Sunday, August 23, 2009

Mosaics of Malaysia

三个礼拜前和老陈去椰子屋,庄若提起国家画廊正展出一个中国画家以马来西亚为题材的油画展。我们在画报上看了用以宣传的一幅深红色的“吉兰丹渔归”。庄若说这是两块画布连起来的巨型油画,很有看头。于是我和老陈决定找一天去看看,因为我们俩长那么大都没去过国家画廊。去之前,我只想着要去看那幅深红色的巨型油画。

今天步入展览厅,迎面第一幅就是吉兰丹渔归,确实很大比我还高。而意想不到的是,放眼望去其余一起展出的三十几幅,原来每一幅都几乎一样大!七彩的色块拼成我们熟悉的马来西亚景物,是以有了这次展览的题目,"Mosaics of Malaysia"。每看一幅,心中都冒出一个惊叹号。这么多颜色,却又这么和谐。若这些只是电视机大小的作品,看了也许会觉得“嗯,似乎很不错”。然而,展出的却都是至少180x270 cm 的庞然大物,我们一步一步后退,看着马赛克般的色块慢慢溶在一起现出一个形象,心里的感动也慢慢成形,浓浓地。

这般美丽的画,我的文字不能形容它。若你看到这里,请一定要亲眼去看。

地点:国家画廊
展出至8月31号。

Tuesday, August 18, 2009

送给Abu的歌

有才华的Abu去到abu nene 的国度几个礼拜,打电话回家里问马来西亚有没有得学释他(sitar)! 妈妈问,释他是怎样的找一首来听听看。说到释他我只认识Ravi Shankar,就去youtube找找,结果找到这样的好料!

I am missing you

我只听懂“I am missing you”一句。歌者在想念着谁我其实没有听懂,不过有一种十分温暖缠绵的感觉。听着听着,就想念起Abu来,(一个多月以来的第一次涅)。

后记:
原来....整首歌都是英文,唱的是:
I am Missing You.
Oh Krishna, Where are You?
Though I can't see You,
I hear your flute all the while,
Please come wipe my tears & make me smile,
I am missing You

这么简单又这么美丽。

Sunday, August 16, 2009

偷来的梦想

审计,其实是一个偷回来的梦想。

大学第三年过了一半,一间会计所到墨尔本招聘。身边几个同学很起劲地去申请和面试,朋友Y是其一。而我脑袋装浆糊,还在迷糊地度日,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找工作。一天和Y午餐,她和我说,宝琪我好高兴,我得到了那份工作!我当时还未明白这件事予Y的重大意义,直到我看见她眼里那个,因为有了目标而有了“存在的意义”的精光。然后她坚定地和我说,to work for one of the Big 4 is my dream. 那一刻我突然醒悟,我很想像她一样,有梦想、有“存在的意义”。并且终结那个“留下还是回家”的烦人问题,若顺利被录取就名正言顺地找到回马的理由。 于是,我偷了她的梦想,在第二间会计所招聘时去应征了。

那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似乎面试时我太诚实,结果比同学们迟了一天才接到电话。而且在等电话的那一天里难过得哭了几场。本来是偷来的梦,结果却认真起来。

然后,毕业后回来马上开始工作,做了三年7个月半。Y做了3年半后也已经离开会计所,做着一份比较轻松愉快的工。

虽然是一个偷回来的梦,我居然也认认真真地挨了这些日子。

是时候走了。

Saturday, August 15, 2009

His Majesty's Dragon & sine qua non


His Majesty's Dragon 好评连连,连Stephen King 都说极富娱乐性(就写在封面上)。一开始的几页,我看得很慢很慢,几乎看不下去。老陈说过了第20页就会好转。果然,当龙自蛋里孵出来以后,整个气氛就不一样了。突然人物鲜活明亮了起来。可喜的是,看完了一本,还有第2,3,4,5 本。

整本书都看懂了,就除了扉页上“for Charles, sine qua non”看不懂。后来才查到(万能的谷歌),sine qua non 是拉丁文,意思是 "without which (there is) nothing” 或 "(a condition) without which it could not be"。这位查尔斯是作者的丈夫。拉丁文真厉害!就三个字感觉像千言万语,深情款款地...

真是好看的故事,和扉页。

Thursday, July 30, 2009

伊丽莎

当她的声音缓缓飘出来,我就开始飚泪。
那把声音充满绝望的浪漫。或浪漫的绝望。

Elisa - Dancing

绝望之后的希望。

Elisa - Rock your soul

The Magicians

More about Mission to Circassia

凌晨12点15分读完这本书。本来又累又头痛,可是读完了睡不着!之前老陈先我读完了,跟我说“我觉得你还是别看吧”。(老兄,书是我买的我怎么可以不看。)

我开始看时我就明白为什么老陈这么说。说的是一个(像哈利波特像narnia的)魔法世界,可里面是很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意思是,像你,像我,都是一些不快乐的少年,或成人,不安于现状。你以为去到一个你想去的世界你就会快乐,可是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所以看到一半会突然忧郁起来,然后才想起是因为这个故事。

虽然如此这般不快乐,故事却很好看。前面丢出来的一堆人物故事,到后来原来息息相关,恍然大悟。可是那结局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分析的结果如下:B死了,于是A的心也死了,过着一种行尸走肉的生活。突然一个人出现(!@#$%作者不写名字!! )A的心又转活过来,那么那个没有名字的人是B。

对不对对不对,这样的逻辑没错吧?

Sunday, June 28, 2009

积极地消极

我想记录思考过程,即使这会曝露自己想法的缺陷和肤浅。

现在这分工已经不能再做下去了。不是职位的问题,而是想想想,想到最后吃惊地发现这个专业也许一开始就错了。我确定自己不想在原有的职位继续与他人的问题纠缠一生。若“出去外面”做,也会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同一份账目。数字于我,从来不是有趣的东西。工作三年半,不是没有好时光。譬如曾遇到的好人,譬如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譬如每月汇入银行户口的数目(叫我叹一口气然后跟自己说为了这个就撑下去吧)。然而这个专业的性质,我看到若不是“拼命往上爬”,就是“没有尽头的重复性”。不过我已经挨了三年,考了所有该考的试,不久前收到一张证书我堆在公司柜子的角落。那张证书说我已是一个专业人士。到这个地步了,我居然(做贼似的偷偷)想放弃所有一切,去做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即使赚只足够糊口的钱。大概有脑的人都会说我任性,或笨。一直有人提醒我:你不知道钱不够用的滋味,你不知道人间疾苦,你现在待遇太好才会说这种话。

说到专业对或错,我想到一个听来的故事。“甲”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的兴趣和理想,是历史考古。可是历史考古能赚钱喂饱自己吗?他被说服了去读一个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又前途光明又可以赚钱的:金融。他被说服了要先喂饱肚子才来追求理想。以甲的脑袋,读这些东西轻而易举。他投入这个领域,破关斩将前程锦绣了。停!我倒回来想,他这么融入其中,他还会追求当初的理想吗?他还是同一个人吗?若他一开始就走历史考古的路,以他的智慧和能力,他难道不会在考古的路上开花结果吗?并且是做着自己兴趣的东西呀。

我笨。我到现在都想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却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自己其实不想做什么。

一切都是一堆混乱的有待理清的问题。

不过一路来我都相信看来的一句话,“人生真正的成功只有一种,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即使自己的方式比较消极(不赚很多很多钱),人生仍成功吗?

Saturday, May 30, 2009

肯德基家乡鸡

一天晚上加班,和同事在大厦对面的KFC吃晚餐。当我叉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时,我突然想起一件遥远的事。我问同事,你们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KFC员工会来让我们点餐,到后来才变成像现在这样要在柜台前排队的?

甲吃一惊:是咩?不是喔,一路来都是我们自己去点餐的阿。
我说:我很清楚记得我们5,6岁的时候,我们只要坐下来就好了,然后有人会送上餐牌,接着问我们要吃什么。
这时乙很酷地说:我也不记得了。请问你是在问着我二十年前的事吗?

我愣了一秒。天哪!这真的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我小时候,KFC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我模糊的印象里二十年前的一些快乐都跟KFC有关,譬如在大山脚巴刹街我生命中的第一间KFC里过的好时光,譬如打开红白相间的盒子看见一只香喷喷的鸡腿。可现在,它变成了加班时选择不多迫不得已要吃的晚餐。

无限感慨。

Saturday, May 23, 2009

爸爸与西服

今天与M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事关一个没完没了的长命job终于开花结果。会里大部分男士都穿得体的大衣外套。M问我,你爸爸有没有一件这样的外套?我说有,只见过他穿一次,在我的大学毕业典礼(心里想哎呀其实不必那么正式啦)。M接着说,我爸也有,为了我的婚礼他特地定做,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穿了。随后她给了我一个眼神,说的是“其实不用这么大费周章啦”。

然后我好像理解了一样东西。

(The fathers must have been very proud, and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