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2, 2011

伴和饭

那天和同事在柜台里翻冰淇淋的书。我总觉得冰淇淋是很难做的,记得很多很多年前妈妈还是婆婆有尝试过,可是没有吃过的印象,大概是失败了。他却说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反复地把空气打进去和冷藏就是。我说外面卖的冰淇淋种类繁多,好吃又方便,不用那么辛苦自己做嘛。

后来他说:“随便怎样,我只要有伴就可以了。”
我心底哗一声,那么感性哦。意思是,不管吃什么,只要有人陪你一起吃你就爽了是吗?
他扬眉:“你说什么呢,我是说“饭”!我要有饭吃才饱啦。”
噢噢,我以为你说“伴” 。
“我说饭!”

Saturday, March 05, 2011

曾经


几年前《曾经》香港版刚出版时就已经在书店见过。认真考虑过要买结果没买。反而两年前去香港之前,买了林夕另一本书《我所爱的香港》。

不久前和同事聊到香港书。他频频抱怨香港书纸质不佳,说《曾经》是自己买过的唯一港版书而那书发黄到一个不可置信的地步。他说就因为这样在那以后他再也不买港版书了。我说不会啊,我的《香港》买了两年也没黄。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就借了《曾经》给我。曾经和香港摆在一起,曾经果然很黄。其实两本书的纸质和装订是一样的。就因为曾经年长一岁(早一年出版印刷),那颜色就那么大的分别了么?还是与环境和空气有关系?还是主人不够爱它于是它就歇斯底里地黄了?

曾经是林夕很早期写的文字,很青涩,并不太容易看。可以感觉到他在很年轻的时候真的触觉敏锐,对身边一些很细微琐碎的人事物都有所感触。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也曾年轻过啊 。

Sunday, February 20, 2011

辛卯年正月

年三十
值午班。妹妹已回家。开工前的briefing环顾四周只有我和同事H两个华人。晚餐时去到食堂,也是只有我们两个华人!然后我吃了鸡饭。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自己在除夕会是跟H两人在食堂吃饭的,有相依为命的感觉。早班的老板娘下班前送我俩各一块蛋糕,宵夜有着落了!

晚上中文部倒不是完全没有人。我看着疏疏落落的几个人,想着怎么他们在这里呢,不用回家吃饭吗?又尝试想象家里亲人在吃着饭的情景,有一些挂念。跟一位同事聊过,他虽不曾因公而不能回家吃团圆饭,却在读大学时因为考试总在新年期间又为了节省机票钱而三年没回家过年。我总还是有福的,长这么大才第一次除夕流落在外。当年墨尔本那么远也每年飞回来。

晚上回家,那火车上果然如经历过的同事所描述的,“只有友族和外劳”啊。洗澡后开始吃蛋糕,看pps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我爱pps!!!)。然后去youtube听宋飞的“除夕”,一遍又一遍。

年初一
值午班。早上挂在网上重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喜爱的节目,又去youtube看旧年的节目。中午去上班。晚餐对面的奇奇台湾料理没开,荣寿司也没开。我和同事豁出去,去吃柚子日本料理(为了过年决意要吃大餐)。晚上很得空,写毕上个月的报告,就在书架间巡视整理。可是人不多,架子也不乱。

年初二
值早班。早上去麦记吃早餐。因为常光顾,那位麦记友族姐姐原来认得我,惊问:你没有回家过年吗?我支支吾吾,说明天才回家。店里人潮比前两天稍多,已经有过完年的同事回来上班。晚餐与H去食堂吃麦记。他将搭今晚的巴士回家,我则明早。回家前,遇到一位顾客来柜台派红包,连一位路过的印裔同事也受惠呵呵。

Sunday, January 30, 2011

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原是一部舞台剧,1992年拍成电影。第一次看这电影是在小学时候。当时电视上播,记得和爸妈坐在客厅里看。他们看得目不转睛,我也看,认得林青霞,然而故事却没有看进去。

前几年,突然重新发现了这部戏,很想看却遍寻不获。有一次在纪依国屋见到根据电影写的小说,如获至宝,买回家看了又看。直至今年,在一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大众书局的清仓书展)买到了DVD。生活却忙乱,一搁两个月。今晚觉得心情对了,终于开了来看。

却想不到,竟然是这么奇妙的观影经验。“暗恋”和“桃花源”这两部舞台剧的剧组争一个舞台,一时悲剧一时喜剧,悲喜交织,我看着看着也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电影在“暗恋”结束,所以我觉得“暗恋”是重点,感觉深刻百倍。曾在某处看过有人说:桃花源是暗恋的一个注脚。暗恋为什么那么深刻,因为(又)是一个错过和遗憾的故事呀,唉。他说“好大一个上海,我们都能在一起;小小一个台北,却把我们给难倒了。”就这样错过了四十年,错过了一生。她临走,他叫住她,问“这些年...你有没有想我?”就在那幕开始我狂飙泪,结果林青霞的脸也看得不清不楚了。

长长的一生里,我总算没有错过暗恋桃花源。

Monday, January 24, 2011

2010最喜爱的10本书

Anobii的group有人发起这个话题。我稍微整理后回答了,在此做个记录。

More about Never Let Me Go (Movie Tie-In Edition)More about 偽科學鑑證2More about 麥兜响噹噹More about Secret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More about 一輩子的戀愛More about The Lightning ThiefMore about 橫山家之味More about 中國建築‧ 自然組曲More about 噪音太多More about The Final Empire

Sunday, January 23, 2011

爱是恒久的神志不清

More about 愛是恆久的神智不清

江国香织写自己的新婚生活。一面读一面害怕。已经在婚姻里的两个人,即亲密却又那么疏离。我以为书里会有一些答案。然而,婚姻这事是没有答案的。

“到头来结婚就是意味着:不选择一个人的生活。尽管知道不要在一起比较舒服,终究还是在一起。”(p.147)

若婚姻是路漫漫的艰辛旅途,那真是要恒久的神志不清才能走得下去,吧?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秘密花园



终于追完韩剧“秘密花园”。续“市政厅”和“Pasta”之后,还能看到这么好看的戏,觉得活着真幸福。此剧编剧就是写“市政厅”的金小姐,所以在哭/笑/混乱之余,整个故事仍荡气回肠。

戏里金社长由于有幽闭恐惧症,所以家里格局很宽广。尤其惊人的是这个书架!占据一整面墙壁,由地上至天花板。金社长就在这里看书,在这里想起初相遇的女子。有一幕他把看着的书摆回书架上,同一系列的书背排列成一首诗。

아무렇지도 않게 맑은 날
가슴속을 누가 걸어가고 있다
우연에 기댈때도 있었다
나의 침울한, 소중한 이여
너는 잘못 날아왔다

不怎么清澈的天
是谁漫走在我的心里
也曾有过期待偶然的时候
我那沉默可贵的你
是你找错了方向
这幕他独自在看书,看着看着想起了她,悄悄转过头去,她的幻影就在一边,与他默默地在一起。

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缘分?

今天走在城里的街上,一抬头,惊见那同一个人迎面而来。我们擦肩而过,而他又再视我不见。这到底怎么一回事?我们怎么总在同一时候,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呢?而这人哪,也目不斜视得太厉害。

Friday, January 14, 2011

手信

前一两年大概这个时候,都忙着远行。今年终于静下来,除了回家哪也没去,可是身边的人一如以往到处飞。我没去旅行,却连续几天收到了几个手信。辛苦了旅行/公干的人,劳碌奔波之余还要惦着家里的人。

小妹跟家人去印度,给我买了这个迷你泰姬陵。一个其貌不扬的纸盒,打开来是一场惊艳。Abu说,可以在里面点灯(LED吧)让它从里面发光。


自从几个月前在文慧家喝了她爸爸泡的桂花茶后,念念不忘桂花香。老陈跟朋友去中国旅行,带回我朝思暮想的桂花茶。桂花茶有很多种类,这种制作压缩成结结实实的一颗一颗“猫大便”。只取两颗就可以泡几壶清清香香的茶,好香好好喝。

同事去北京公干,给我们买了精致的景泰蓝工艺书签,造型有小生花旦丑角格格官老爷等等。我选的这个,应该是花旦?


严格来说这不是手信。这本赵广超的《十二美人》定价128人民币,在书店订回来的话太贵。去北京的同事行程紧凑,而且那边天寒地冻,原不想麻烦他们。挣扎了许久,最后为了可以节省一半的书钱,而拜托了同事而他也爽快地一口答应。结果就买回来了,呵呵。一个书套里两册书,装帧精美,爱不释手乎。

Sunday, January 02, 2011

2010阅读快乐

2010年中换了工,生活变得轻盈,整个人时常都在一种快乐满足的很high的状态。然后,也比较有时间看书。

这年看的书很杂,也不停地在发现新的作者新的书,共看了79本书。以下是一些感想:

1. 最惊喜的发现:“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
More about 在紫禁城More about 一起看後宮More about 一起建前朝《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More about 你們這裡真好!小動物起宮殿More about 幸福的碗More about 故宮三字經More about 皇帝先生你好嗎?
这个系列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小孩介绍紫禁城,一些明清历史,还有一点中国文化。可是这些书可爱精致得老人如我也爱不释手,很乐意以小孩的方式去认识这个六百岁的故宫。因为这套书,也认识了赵广超先生和他其他同样有趣的作品,譬如《一章木椅》。

2. 最情绪化:小克《伪科学鉴证2:杀出香港》
More about 偽科學鑑證2
从未试过看一本书看到如此狂哭狂笑的。也许那天晚上星星都在对的位置,我的磁头特别干净特别敏感,很完整地接收到书里的情绪。哭和笑,都是在看到“猫啊,猫!”那一章。小克对两只老猫的爱,我完全了解。当他写到老猫去世,我就像自己死了猫似的,哭湿了几张纸巾......

3. 感觉“上车”:森见登美彦
More about 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More about 有頂天家族More about 狐的故事
森见登美彦常常被拿来与万城目学比较。我喜欢万城目学,尤其《鹿男》。森见去年看过一本《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觉得还不错,而接下来几本就越看越无味,到了《狐的故事》时已经觉得“啊,完全上错车了”!他的书是有人喜欢的,老陈就是一位,他越看越爱,完全是他的菜。只能说我频率不同。

4. 最八卦:Secret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
More about Secret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
大作曲家也是人,也吃喝拉撒、花心、孤僻、同性恋、搞婚外情,而且大部分短命。以一种看八卦新闻的小市民心态看这本幽默的书的同时,却也真的对大作曲家多了一点认识,愿意再去听听他们的曲子,而有新的体会。

新年新希望:2011年希望看到更多好看的书。

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原来我不孤单》

More about 原來我不孤單

我向来对此类图文书不特别感兴趣,所以也没注意去这本万岁少女的《原来我不孤单》。可是一天我随手拿起来翻了翻,却有惊艳的感觉。因为不曾看过这样的画风,而内容清新又淡淡的。后来才发现到万岁少女就是出版了十多本的“朵朵小语”的绘图者(可是我不喜欢看朵朵小语那种文字,所以从来没有注意到她)。第一次翻虽然喜欢,但是没有买。后来我去了几次书店都要去翻,在第五、六次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买下来了。

她的画常被形容为“看了觉得幸福”。我平时对被形容为“甜美、幸福”的东西有点感冒,因为觉得很俗很行销。但是,这本书这样子形容,又蛮贴切的。

这本书有范玮琪推荐,书腰印了大大的范玮琪画像和名字。书腰果然是eye catching 的!以至于有一天,一位顾客来书店里问:请问有没有范玮琪的《原来我不孤单》?

Friday, December 10, 2010

停车暂借问

More about 停車暫借問

虽然事先知道这故事不会是喜剧,却没想到是悲剧,大大的悲剧!整本书充满了错过和遗憾。

昨晚等巴士回家,时间到了巴士仍不开,多出时间一下子看了许多。看宁静自东北去了上海,再回到东北然后结婚又去了香港,与爽然重逢。他们一起过了一些小日子,但爽然说:我有病,会早死。然后又说“或许,一个人,要死了后,才能真的得到宁静。”这一语双关,我深受震动。

看了停车暂借问,我觉得,应该可以看看半生缘了。

Monday, December 06, 2010

丹波Danbo

老陈送礼是这样送的。那个纸盒半开,没有包装随手放桌上,然后自己在一边讲电话。待我经过,好奇打开盒子看到一个模糊的丹波(盒中盒上覆一层tissue纸),心中冒出一百个惊叹号!但是他又还没有送我,我盖好盒子,走去隔壁把自己抛在床上,脸埋在枕头里傻笑。

后来我们跟丹波出去吃生日饭。

要怎样带丹波出去呢?放在盒子里。可是老陈说很像躺在棺材里的尸体...


我送老陈的礼物。其内容是:书书书书。

老陈吃鳗鱼饭,丹波要吃茶碗蒸。

眼睛发亮了!他其实最想吃Daifuku。

Monday, November 29, 2010

横山家之味

More about 橫山家之味
看完横山家之味,心中五味杂陈。横山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大哥纯平的忌日才会团聚。他们看似闲散地度过一天。然而他们的对话、互动和回忆,慢慢透露出他们之间千丝万缕交织的情感,即甜也苦。作者是枝裕和完全不撒狗血不煽情,可是一面看,心中却会涌起那种酸酸的不踏实的感觉,有一点苦,一点遗憾,一点来不及。

这本书在想看的书单里很久了。原本想等适合的时机在书店里买回家看,结果竟然在书展里以五折捡回来。这本宝贝,才十八块!之前常在书店看到这封面(那些打算将来买的书我常常都兜过去看他们呵),一路来只认出阿部宽。开始看了才发现到那位站在旁边的竟然是夏川结衣。不久前看日剧“不能结婚的男人”,男女主角就是这两位。不能结婚的男人由于不能结婚,到剧终时他们也没有结婚。而在横山家之味,他们演夫妻呐。感觉有点错乱地有情人终成眷属。

书里也提到一首歌,石田良子“蓝色灯光的横滨”,是主角小时候听过母亲哼的歌。歌词很简单又很美。

街头的路灯/多么美丽/横滨/蓝色灯光的横滨/与你在一起/我多么幸福;
像是平时一样/爱的话语/横滨/蓝色灯光的横滨/请给我/你的语言;
再怎么走/再怎么走/像那小船一样/我摇晃着/摇晃着/在你怀里;
只有你的脚步声跟着我/横滨/蓝色灯光的横滨/温柔的吻/再一次。



Sunday, November 28, 2010

銭鍾書

看梁文道《开卷八分钟》谈钟芳玲《书店风景》,结束前梁先生说:

“......美国这种大型连锁书店很努力地模仿独立书店的经营方法。最妙的是,比起我们国家常看到的“书城”,他的店员都很有人性。他书店进门的地方都会有个架子,摆书店店员向大家推荐的书。而这些店员真的都是一些饱学之士,都是读书人,他们推荐的书都是很有品味的。这跟我在有些地方...新华书城的遭遇很不一样。你去问那些店员有什么什么书的时候,他们一定要查电脑,打电脑时还要再三向你确定某个很知名的作家,比方说銭鍾書的鍾是指哪一个鍾呢。”

看到这里我着实吓了一跳,马上抽出书架上的《围城》确认銭鍾書的鍾(幸好与我所知道的一样乎)。再说,我不用查电脑也知道自家书店里銭先生的书是摆在哪个架子上的。:P

啊学海无涯,我要多多努力做功课,不想哪天饱学之士走进店里来被问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