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30, 2011

一年容易又过去(第二年)

去年用了这个标题写书展。感想跟去年一样,就是“这么快一年又过去了!”所以用回同个题目。

今年也是礼拜六第一天就去报到。ABU要加班,老陈要演出,于是这次单独行动。一开门就到香港馆去找小克新书。过了大概半小时,人潮开始多起来。走到下午两点,开始有些呼吸困难了,才付钱离开。这次除了做功课、买自己的书,也帮老爸老妈买书。

后来礼拜一到礼拜三,一连三天下班后都找到借口踏进书展的门,每天都发现新的书要去看。结果一共去了4次。

由左至右:

1. 伪科学鉴证5:佛光初现/小克:小克每年香港书展期间出书,过两个月的书市就会有,必买!
2.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唐七公子: 在网上见到评语不错的爱情小说。
3. 故宫玩全指南: 看了赵广超一系列紫禁城的书,再加上看了穿越清朝的小说,越来越对这个皇帝的家产生兴趣了。买书为了看照片,也希望有朝一日能一睹齐风采。
4. 醉游康熙朝(六册)/八喜: 就因为意外发现了这套小说害得这次书展花费超出预算 -__- 颇喜欢他们的封面。
5. 秦俑/李碧华: 以前在网上读过了,这次买了书想重看。
6. 胭脂扣/李碧华: 没看过电影,也许看了以后再找来看。
7. 老友写老友(上下册)/蔡澜: 蔡澜写倪匡。两老轻轻松松,嘻嘻哈哈,在上下班的火车上阅读,时间过得飞快。

书展还有三天,我还会不会再去呢?我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_<

Friday, July 15, 2011

朋友

时间不可捉摸,而记忆是奇妙的。前几天发生的事我想不起来,可是我仍清晰记得二十年前的一个画面。

那年我交了一位很亲很要好的同学,每日上学混在一起都是快乐时光。虽然当时年纪小,竟也会患得患失起来。我记得一个下午我们如常相约上厕所。我们慢慢走过那条长长的走廊,我跟她说,我怕,我怕我们以后不会再像现在真么要好。她笑,不会的,我们会一直一直都这么好。听她这么说我于是安心了。那感觉是这么深刻,到现在仍记得。

我们只同班一年,我就换了班级。在时间的长河里,各有各的际遇,我与她也逐渐淡了。可是换了班后我认识了她姐姐,奇妙的缘分在姐姐身上延续下去了。

过几天她要结婚了,我将再见她。近来我频频地想起那年我们的对话,想起那一次深刻的“上厕所”。也想起这些年来我们各人的因缘际会,想起我认识她姐妹俩已廿年。友谊虽没有长久的浓,漫长一生曾经相遇,已足矣!

Friday, June 10, 2011

Emily Gravett


第一次认识Emily Gravett,是因为在Book Xcess见到她的"The Rabbit Problem".此书由一个问题衍生:若在一个园子里放入一对兔子,兔子在一个月后长大,两个月后生一对兔子,那么12个月后,这个园子里的兔子数量是多少?书的最后一页是很惊人的一个pop-up, 一翻开,蹦跳出144对兔子呐(也就是问题的答案)!这本书那时候在Book Xcess才卖RM17.90!二话不说就买下。后来介绍同事,也有两人去买了呵呵。

刚刚逛B书店,很惊喜地发现他们几乎有全套Emily Gravett,只缺最新的一本Cave Baby. 我于是很不客气地捧了所有未看过的10本坐在无人的凳子上慢慢看了。虽然是画给小孩看的绘本,但是很具巧思与幽默,经常看到不自觉地笑了起来,很开心。

More about WolvesMore about Orange Pear Apple BearMore about Meerkat MailMore about The Odd EggMore about Little Mouse's Big Book of FearsMore about SpellsMore about Blue ChameleonMore about Monkey and MeMore about Dogs

Thursday, June 09, 2011

半生缘

More about 半生緣【張愛玲典藏新版】
More about 半生緣
半生缘的故事大概知道。戏刚上映时跟妈妈到石三戏院看过。妈妈有一本旧版的半生缘,是比1991年出版的红色封面更旧的版本,封面一半青一半橙。如今连红色的也已绝版,出了一个新的典藏版。小时候看了戏后,翻过几回,觉得很灰暗,也还看不明白,于是没看下去。

近来在亦舒散文集子里见她提起张爱玲,忽然又想看了,就在书展买了一本便宜的典藏版开始看。看得很缓慢,然后越看越慢。知道他们俩将会一步一步走到“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结局,心里很是沉重。

后来那么苦命的人,过着那么荒凉的人生,而时间仍是一点一点地流走。然后一别十几年,半生就过去了。

Friday, June 03, 2011

第三代青春痘

More about 第三代青春痘
大约1998年间我看了许多小野的书。其中最喜欢的一本是《第三代青春痘》。里面有一封主角灰狼写给心爱的女生的文言文情书,印象深刻。记得99年一篇作文“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我写了这本。当时我反复看了这本书许多遍。后来渐渐的转去看其他书了。几年前想起来,想再找出来看时,却找不到了!

后来我发现书店里有一本。但想着反正书会一直在那里,就不急着买下。没想到再过一阵子书不见了,才惊觉此书已经绝版并被回收了!绝版... ... 这下子要订也订不回来了。

今天去逛大众书展。却没有想到,我居然就在那茫茫的书海里,看见了一本第三代青春痘! 当时心花怒放,五味杂陈,脑子里放烟花,又高兴,又心酸。这个书展我去了三次,终于在第三次才见到这本书。打了二折后,才RM4.30哪!

我要好好地,好好地再把这本书看一遍。


Monday, May 16, 2011

步步惊心

一天在网上乱逛,在某剧的页面一角看见这张剧照:


惊艳!一双气质非凡的男女并肩站在雪中,很有故事的画面呐。从这张剧照追踪下去,发现这戏改编自同名小说《步步惊心》。继而发现了网络小说里有个叫“穿越”的类别,说主角自现代穿越时空到过去的故事。穿越到清朝的叫“清穿”。自家书店有这些小说,原来就是每次经过都视而不见觉得有些乱七八糟的网络小说啊!




戏未开始播放。我把这些剧照反复看了又看,很想看这个故事啊。

Wednesday, May 04, 2011

Water for Elephants


本以为他们颠沛流离,生命那么苦,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好日子了吧。可是出乎意料的,过程虽艰难,那结局还是好的。片末心情无比纠结,因为幸福是如此得来不易。

Saturday, March 12, 2011

伴和饭

那天和同事在柜台里翻冰淇淋的书。我总觉得冰淇淋是很难做的,记得很多很多年前妈妈还是婆婆有尝试过,可是没有吃过的印象,大概是失败了。他却说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反复地把空气打进去和冷藏就是。我说外面卖的冰淇淋种类繁多,好吃又方便,不用那么辛苦自己做嘛。

后来他说:“随便怎样,我只要有伴就可以了。”
我心底哗一声,那么感性哦。意思是,不管吃什么,只要有人陪你一起吃你就爽了是吗?
他扬眉:“你说什么呢,我是说“饭”!我要有饭吃才饱啦。”
噢噢,我以为你说“伴” 。
“我说饭!”

Saturday, March 05, 2011

曾经


几年前《曾经》香港版刚出版时就已经在书店见过。认真考虑过要买结果没买。反而两年前去香港之前,买了林夕另一本书《我所爱的香港》。

不久前和同事聊到香港书。他频频抱怨香港书纸质不佳,说《曾经》是自己买过的唯一港版书而那书发黄到一个不可置信的地步。他说就因为这样在那以后他再也不买港版书了。我说不会啊,我的《香港》买了两年也没黄。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就借了《曾经》给我。曾经和香港摆在一起,曾经果然很黄。其实两本书的纸质和装订是一样的。就因为曾经年长一岁(早一年出版印刷),那颜色就那么大的分别了么?还是与环境和空气有关系?还是主人不够爱它于是它就歇斯底里地黄了?

曾经是林夕很早期写的文字,很青涩,并不太容易看。可以感觉到他在很年轻的时候真的触觉敏锐,对身边一些很细微琐碎的人事物都有所感触。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也曾年轻过啊 。

Sunday, February 20, 2011

辛卯年正月

年三十
值午班。妹妹已回家。开工前的briefing环顾四周只有我和同事H两个华人。晚餐时去到食堂,也是只有我们两个华人!然后我吃了鸡饭。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自己在除夕会是跟H两人在食堂吃饭的,有相依为命的感觉。早班的老板娘下班前送我俩各一块蛋糕,宵夜有着落了!

晚上中文部倒不是完全没有人。我看着疏疏落落的几个人,想着怎么他们在这里呢,不用回家吃饭吗?又尝试想象家里亲人在吃着饭的情景,有一些挂念。跟一位同事聊过,他虽不曾因公而不能回家吃团圆饭,却在读大学时因为考试总在新年期间又为了节省机票钱而三年没回家过年。我总还是有福的,长这么大才第一次除夕流落在外。当年墨尔本那么远也每年飞回来。

晚上回家,那火车上果然如经历过的同事所描述的,“只有友族和外劳”啊。洗澡后开始吃蛋糕,看pps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我爱pps!!!)。然后去youtube听宋飞的“除夕”,一遍又一遍。

年初一
值午班。早上挂在网上重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喜爱的节目,又去youtube看旧年的节目。中午去上班。晚餐对面的奇奇台湾料理没开,荣寿司也没开。我和同事豁出去,去吃柚子日本料理(为了过年决意要吃大餐)。晚上很得空,写毕上个月的报告,就在书架间巡视整理。可是人不多,架子也不乱。

年初二
值早班。早上去麦记吃早餐。因为常光顾,那位麦记友族姐姐原来认得我,惊问:你没有回家过年吗?我支支吾吾,说明天才回家。店里人潮比前两天稍多,已经有过完年的同事回来上班。晚餐与H去食堂吃麦记。他将搭今晚的巴士回家,我则明早。回家前,遇到一位顾客来柜台派红包,连一位路过的印裔同事也受惠呵呵。

Sunday, January 30, 2011

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原是一部舞台剧,1992年拍成电影。第一次看这电影是在小学时候。当时电视上播,记得和爸妈坐在客厅里看。他们看得目不转睛,我也看,认得林青霞,然而故事却没有看进去。

前几年,突然重新发现了这部戏,很想看却遍寻不获。有一次在纪依国屋见到根据电影写的小说,如获至宝,买回家看了又看。直至今年,在一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大众书局的清仓书展)买到了DVD。生活却忙乱,一搁两个月。今晚觉得心情对了,终于开了来看。

却想不到,竟然是这么奇妙的观影经验。“暗恋”和“桃花源”这两部舞台剧的剧组争一个舞台,一时悲剧一时喜剧,悲喜交织,我看着看着也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电影在“暗恋”结束,所以我觉得“暗恋”是重点,感觉深刻百倍。曾在某处看过有人说:桃花源是暗恋的一个注脚。暗恋为什么那么深刻,因为(又)是一个错过和遗憾的故事呀,唉。他说“好大一个上海,我们都能在一起;小小一个台北,却把我们给难倒了。”就这样错过了四十年,错过了一生。她临走,他叫住她,问“这些年...你有没有想我?”就在那幕开始我狂飙泪,结果林青霞的脸也看得不清不楚了。

长长的一生里,我总算没有错过暗恋桃花源。

Monday, January 24, 2011

2010最喜爱的10本书

Anobii的group有人发起这个话题。我稍微整理后回答了,在此做个记录。

More about Never Let Me Go (Movie Tie-In Edition)More about 偽科學鑑證2More about 麥兜响噹噹More about Secret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More about 一輩子的戀愛More about The Lightning ThiefMore about 橫山家之味More about 中國建築‧ 自然組曲More about 噪音太多More about The Final Empire

Sunday, January 23, 2011

爱是恒久的神志不清

More about 愛是恆久的神智不清

江国香织写自己的新婚生活。一面读一面害怕。已经在婚姻里的两个人,即亲密却又那么疏离。我以为书里会有一些答案。然而,婚姻这事是没有答案的。

“到头来结婚就是意味着:不选择一个人的生活。尽管知道不要在一起比较舒服,终究还是在一起。”(p.147)

若婚姻是路漫漫的艰辛旅途,那真是要恒久的神志不清才能走得下去,吧?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秘密花园



终于追完韩剧“秘密花园”。续“市政厅”和“Pasta”之后,还能看到这么好看的戏,觉得活着真幸福。此剧编剧就是写“市政厅”的金小姐,所以在哭/笑/混乱之余,整个故事仍荡气回肠。

戏里金社长由于有幽闭恐惧症,所以家里格局很宽广。尤其惊人的是这个书架!占据一整面墙壁,由地上至天花板。金社长就在这里看书,在这里想起初相遇的女子。有一幕他把看着的书摆回书架上,同一系列的书背排列成一首诗。

아무렇지도 않게 맑은 날
가슴속을 누가 걸어가고 있다
우연에 기댈때도 있었다
나의 침울한, 소중한 이여
너는 잘못 날아왔다

不怎么清澈的天
是谁漫走在我的心里
也曾有过期待偶然的时候
我那沉默可贵的你
是你找错了方向
这幕他独自在看书,看着看着想起了她,悄悄转过头去,她的幻影就在一边,与他默默地在一起。

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缘分?

今天走在城里的街上,一抬头,惊见那同一个人迎面而来。我们擦肩而过,而他又再视我不见。这到底怎么一回事?我们怎么总在同一时候,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呢?而这人哪,也目不斜视得太厉害。